返回联盟首页 共产党员网 安徽先锋网 安庆先锋网

太湖先锋网首页

太湖先锋网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解说词

永远只有“进行时”

发布:2009-09-10

 
[早7点,钟楼钟声,街景,府前小游园]
    他叫刘仕民,是一位有着51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先后担任过太湖县政府、县委、人大三个“一把手”。1998年5月,卸任后的他又挑起了太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这副重担。
    [采访刘仕民]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工作退休不意味着思想退休,人退心不退,为党工作是没有句号的。在党员的词典里,永远只有“进行时”。
    [推出片名]

     每天早晨,刘老从外锻炼回到家里,用他的话说,还有一顿早餐前的“早餐”,那就是要吃十种药,还要自己给自己打一针。已经七十五岁高龄的刘老,多种慢性疾病缠得他苦不堪言,老伴劝他,身体重要呀。他说,身体固然重要,革命价更高啊,两者我都要。每天,他都和上班族一样,坚持按时到关工委办公室上班。
     昨天刚刚开完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今天他又要到乡下的特教学校去看望孩子们。有段时间没去那里了,他惦记着那些孩子,孩子们也非常想念这位可敬可亲的刘爷爷。
     这是一个无声的世界,这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刘仕民已是第七次来这里了,每次见到刘爷爷,孩子们都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簇拥着刘爷爷,用无声的手势来表达内心的喜悦。
    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时,孩子们睡的是硬板床,大部分没有被子,寝室窗户也没有纱窗。特教学校生源少,经费困难,办学条件相当艰苦。刘仕民回到县城后找到了民政局,为孩子们弄了一些棉被,从县关工委原本就很拮据的经费中挤出1000元,为学生寝室安了纱窗,添置了教学设备。
    他要让这群孩子象正常孩子一样,享受阳光雨露带给他们的七彩斑斓。
    1998年以前,太湖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由于在职领导同志工作任务繁重,精力有限,关工工作难以兼顾,县委决定,请刘老书记出山。
[采访刘仕民]
 当时县委领导找我谈话时,就拿出了任命书,县委对这项工作急啊,我是共产党员,服从党组织决定是我的义务。
刘仕民一头扎进了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  当天,他就要来了文件,边学习,边思考,整整四天四夜,他终于理出头绪来。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更多老同志的参与。
刘仕民打了几十个电话,登门拜访了30多位老同事、老部下。他要组建一个新的关工委领导班子和办事机构,实现人生的第二个青春。
刘仕民在寻找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第一个切入点。
[采访刘仕民]
199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20周年,当时我出任关工委主任,就考虑到组织全县中小学生中进行一次改革开放20周年的征文、演讲比赛,这不正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契机吗?
这项活动在全县各中小学迅速展开。
许多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入工厂、下农村参观访问;许多孩子缠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故事、谈变化。
六万三千多名学生牵动了六万三千多个家庭,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关工委的工作一炮打响。
置身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中间,听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刘仕民仿佛年轻了20岁。
刘仕民就象一座上足了发条的时钟,分分秒秒,不知疲倦。
乡村两级关工组织建设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刘仕民在对全县15个乡镇进行考察调研后,提出了基层关工组织建设“以老同志为主体,  以在职同志为主导”的“两主”方针。这个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得到省市关工委充分肯定的“两主”方针,对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动员社会的广泛参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天华镇姜河村,是刘仕民抓的关工示范村。他先后五次来到这里考察调研,并在此主持召开了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场会。
[采访姜河村民同期声
特别是象2003年,我们的现场会以后,他要求我们在盛名之下要做到旗实相符,这年夏天,他冒着三四十度的高温,亲临我们姜河村指导,而且对我们工作进行检查,走访入户。
70多岁的老人,不顾年高体弱,冒着盛夏酷暑,到山区村督查工作是多么不容易啊。也正是他这种敬业精神,感动了乡镇及县直单位的负责人,极大促进了全县关工工作的开展,到2004年,太湖县城乡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织已发展到519个,其中关工示范点达到93个。
雄心在,人未老。刘仕民大胆创新,与时俱进。他率先创立了全市首家民营企业关工委、组织了法制报告团、德教报告团和科教讲师团、家教讲师团,在全县创办了227所家长学校。
新城小学是太湖县城区规模最大的学校,在校学生2000多人。
    这条不足七米宽的巷道,是新城小学师生的出入口,嘈杂、拥挤,各种车辆川流不息。2000多名孩子的生命安全紧紧揪住了刘仕民的心。
[采访新小校长同期声
当时,我们很想开通一个西大门,但这块土地已被外单位征用了,县里多次协调都没有解决。那天,刘老书记找到我说,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我来跟他们磨!
刘仕民走东家,串西家,苦口婆心,不厌其烦。
1999年的秋天,新城小学西大门开通了,刘仕民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孩子们的笑容一样灿烂。
城西乡王岭村的朱金松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中,母亲早亡,父亲又患上了精神病。朱金松靠姨夫接济,总算读到了初中毕业。偏偏穷人的孩子会读书,朱金松以670分考上了重点高中。可穷得连条凳都没有的家,哪里有钱供他上学。
刘仕民知道了,自己到朱金松家核实情况,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又专门到学校看望朱金松,鼓励他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将来报效社会。
[采访]
刘老书记打电话给我,要我先让孩子入学,安排好孩子的食宿,经费问题他来想办法解决。
在刘仕民的关怀下,朱金松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并考上了武汉科技大学。
大石乡向阳村的董金霞、董普云姐弟俩,也是刘仕民牵肠挂肚的一对孤儿,每年的春夏之交,他都要专程去看望这两个孩子。
[采访刘仕民]
2000年4月,我一次下乡到大石向阳村,来到他们家里,看到他家房子是破败不堪,生活非常疾苦,当时我感到心酸,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
看到当时的情景,刘仕民感到深深的自责,决不能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他当即与乡村干部一起商讨解决办法,现场落实了两位孩子的教养监护人、土地耕种、学杂费减免问题,每年都要亲自掏300元送到给孩子当生活费。如今,姐姐初中毕业已经外出打工,开始挑起这个家庭的重担。

     今年已经75岁的刘仕民,虽然身患多种疾病,但他仍象一座永不停息的时钟,让时针、分针、秒针给人生画上一个又一个圆圆满满的轨迹。
刘仕民同期声
我永远不会忘记保尔·柯察金有一段铭言: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这样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