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共产党员网 安徽先锋网 安庆先锋网

太湖先锋网首页

太湖先锋网微信公众号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动态

太湖县年轻高学历“乡土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

发布:2019-04-24 作者:何飞 李晓华

微信图片_20190424163631_副本.jpg

上过央视的大学生“羊倌”

3月31日上午,雨后初晴,和暖怡人。穿过太湖县江塘乡白云村层层密林,记者来到了千亩沙湖滩上的沙湖羊场。
     虽然所在之处偏僻,但羊场内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只见存料房内,工人们或在翻挑豆渣掺入粉碎好的秸秆里;或在配好的食料分发到各个羊舍;或在将从羊舍里清理出的粪便倒入化粪池……
     “场里年出栏量达到4000多头,年毛利400万元,纯利有200多万元。”同样在现场忙碌着的羊场负责人、沙湖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汪文彬说。
     35岁的汪文彬,大学里学的是电子专业,本来只想做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不过,那让他魂牵梦萦的千亩湖滩仿佛一直在召唤,仿佛在说:他的事业不在那些电子元件中,而在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于是,2013年他决定回乡做一名“农创客”时,就开始筹划在沙湖办羊场。“这片湖滩是种不了庄稼的草滩,羊的粪便可以改良土壤为后续发展农业打好基础,湖滩上养羊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过,创业初期,他也曾遭遇到一系列的技术和发展瓶颈,好在太湖县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让他度过了难关。其中2016年参加县里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牛羊班专业学习的经历,就让他获益颇深。“现在科技发展速度快,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学习,做一个现代信息化职业农民。”
带着新思路,他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羊肉销售平台,转眼就实现了收入的逐年翻番。不仅自己的企业实现快速发展,还辐射带动了周边20多个农户发展养羊。他的致富故事在2018年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7套的《农广天地》栏目。
    “汪总读书多,懂电商。我们以前只晓得种田,赚不了几个钱,是汪总带着我们走上养羊这条路。现在,我们夫妻俩养了150多只羊,一年收入有15万多。”采访中,江塘村村民甘胜东就对村里的这位年轻人所带来的改变表达了敬佩。

回乡种蓝莓的北京“白领”

当天下午,记者又来到了太湖县小池镇小池村的蓝莓种植基地,见到另一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农创客”。
这里同样在火热地忙碌着,大量来自周边村庄的农民在此务工,这个季节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栽苗、施肥、除草。
“这一块地面积有170多亩,是去冬今春流转来的,已经施过基肥并栽下新苗,现在是做一些后续田间管理工作。”基地负责人、怡兰蓝莓科技公司总经理黄姗告诉记者,连同前两年在天龙村发展的,该公司共有蓝莓基地1100多亩。“目前公司年产蓝莓近20万斤,实现纯利160多万元。注册了‘滴水蓝’‘池天蓝’两个商标,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今年30岁的黄珊,从读大学到工作一直在北京。四年前,她决定辞去北京的工作返乡追随其父从事蓝莓产业时,也有对城市生活的不舍和对未知将来的惴惴不安。
“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的广阔天地。无非是舞台不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不会变化。”真正走进田野间后,不做“白领”做农民的黄珊找到了归属感。这归属感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蓝莓产业中,不仅利用自身强项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带到农村,还不断苦心钻研蓝莓种植技术以补足自身短板。2016年参加太湖县农广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果树专业班学习时,她就是班上的“学霸”。“培训班不但学习果树栽培管理的专业技术,还学了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农业法律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综合知识,确实提高了我的综合素养。”

年轻高学历农民正成为中坚力量

    “我县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这几个特点,一是年轻化,年龄在50岁以下的占85%;二是学历高,大专学历以上的占10%;三是收入高,他们的产业规模大,家庭人均收入高入全县农民人均收入2倍以上。”太湖县农委副主任石模介绍说,这些新型职业农民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正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

    据了解,太湖县自2014年以来,利用民生工程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1960人,被认定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有1839人。为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2016年该县还出台了《太湖县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办法》,对持证新型职业农民,优先安排实施各类农业项目,优先享受国家各类支农补贴和奖励,优先获得各类流转生产用地,优先获得农技人员“一对一”结对帮扶、跟踪服务,优先享受贷款和保险支持。两年来,该县直接奖励新型职业农民381万元,为803户新型职业农民拨付保费补贴805.6万元,“劝耕贷”为239户新型职业农民累计发放贷款6937万元,“政银担”为1247户新型职业农民贷款343256.6万元。(何飞 李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