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随着天华镇马庙村委会选举顺利结束,天华镇14个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部圆满完成。100%一次性选举成功,实现了村“两委”班子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的目标,为推动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夯实基层基础提供了有力保证,奠定了扎实基础。
立足“四个先行”,夯实换届基础。学习培训先行。动员培训到位,制定下发了《天华镇村“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并第一时间召开动员培训会,分层分级培训镇村换届骨干,组织召开党委会培训18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次、专题会议学习9次,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150名镇村干部开展业务培训2场次,实现村级换届工作方向“不跑偏”、政策“不走样”。组织准备先行。组建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14个换届督导组,实行“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包片、班子成员联系村、机关干部具体包村”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分析研判村级班子现状、党群思想状况、后备干部储备等情况,共排查确定难点重点村2个,建立“一村一策”应急预案,突出解决实际问题。摸排整顿先行。在重点村和难点村摸排整顿方面,镇成立专班逐村摸排,与所有村“两委”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做到村情了然于胸,针对摸排确定的较为复杂的村,选派精干力量协助做好换届选举工作,确保支部换届前全部整改整顿到位。同时,紧盯党员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梳理、调处。责任审计先行。委托有资质的会计事务所于换届前高标准完成14个行政村村级“三资”核查和村干部任期审计工作,并及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布,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换届期间,未出现一起因村级财务不公开、不透明而引发的信访上访问题。
严把“三个关口”,严肃换届风气。严把舆论导向关。强化线下宣传,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传达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引导党员群众依法有序参与换届选举,累计制作印发了各类宣传海报、宣传单2100余份;统筹线上发力,通过微信公众号、村村响等将换届纪律、换届要求传达到各村、传达到万千选民,并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村“两委”换届专栏,浏览量达3000人次,切实把换届纪律宣传纵向到边、横向到底、不留死角。严把资格条件关。全面实现候选人资格镇级初审、县级联审的联审制度,组建镇考察组双把关,对138名村“两委”班子成员候选人进行资格联审,把“双好双强”人选选进村“两委”班子,从源头上确保村“两委”成员的纯洁性、先进性。严把程序操作关。严格规范操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明确村“两委”换届工作步骤、时间进度、责任主体,做到时间到天、任务到人,提前以角色扮演进行全实景、全流程模拟演练,切实做到法定程序不能变,规定步骤不能少。同时,建立“开通一条监督热线、设立一个督查专班、签订一份承诺书”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组织签订承诺书3000多份,坚决做到“十个严禁”,确保风清气正换届环境以最优组织、最严纪律、最佳作风、最强力度,扎实推进村“两委”换届工作。
坚持“三个贯穿”,确保选举成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全程。制定科学合理的选举办法,严格工作程序,周密组织实施,选举规范有序进行,圆满完成选举各项任务。实现了14个村足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42人,支部委员产生率100%;14个村支部书记全部当选村委会主任,实现“一肩挑”比率100%;成功选出村“两委”干部67人,其中交叉任职25人,占比37.3%;支部书记平均年龄44.7岁,比上一届下降3.9岁,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1.3岁,比上一届下降3.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29人,占比43.3%,文化程度和学历明显提升;村“两委”干部中女干部19人,村干部整体结构明显优化。坚持把公示公开贯穿全程。按照“选前报名、选中监督、选后审批”工作机制,将候选人推荐提名、资格审查、投票选举等关键环节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共同监督,确保换届风清气正。坚持把督查指导贯穿全程。派出14个指导组对各村开展60次精准指导,镇政府全体同志及镇直部门抽调人员共计59人分组奔赴选举现场,全程指导村细化换届选举步骤和把控换届时间节点,对各个环节进行跟踪纪实、动态管理。
下一步,天华镇将组织新旧班子“稳交棒”“快交棒”“交好棒”,让换届“接力”换出新面貌,确保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有序衔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