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乡凉亭村:织好“网格民情”网,解好“乡里乡亲”结
发表时间:2023-12-19作者:刘六华
近年来,城西乡凉亭村积极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深入推动党建工作与调解工作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凉亭村制定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总网格长,村两委为网格长,下设28个村民小组网格员的网格民情联系图。通过党员在调解矛盾纠纷过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凉亭村热忱邀请各村德高望重、热心为民、具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代表参与人民调解,让党员代表化身为“和事佬”,充分利用村民对他们的信任和处事公平公正的优势,将其贯穿到人民调解工作中。此举旨在织好“网格民情”图,解好“乡里乡亲”的矛盾,以党员代表带动基层人民调解体系,实现群众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
同时,凉亭村将村干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等纳入网格员队伍,以村人民调解组织为基点,以网格为抓手,借助日常巡查之际,坚持常规排查、重点排查和专项排查相结合。通过划分的网格片区、数据定期上报、纠纷及时调解等方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的独特功能与作用,实现矛盾纠纷排查的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
在阵地搭建方面,凉亭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城西乡司法所、城西派出所建立“访调对接”机制。联合开展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对于适宜非诉讼调解的民事案件,联合进行诉前调解。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共同参与调处。
此外,凉亭村还设立了“党代表民情工作室”和村级调解室,由村党员干部、党员志愿者为主要调解员。针对群众反映的疑难、复杂和需要跨行业、跨区域调处的矛盾纠纷,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领域、地域及复杂程度,全方位多渠道地利用各类调解员进行调解,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矛盾风险防范在源头、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自凉亭村“乡里乡亲”项目启动以来,村内矛盾纠纷显著减少,和谐社会氛围愈发浓郁,为构建美好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刘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