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湖西平村:以党建之“矩”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动力“擎”
发表时间:2024-04-10作者:毕厚军
近年来,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西平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强化服务能力,通过高效管理,大胆创新、先行先试,紧紧抓住产业强村、环境美村和治理兴村的发展理念,逐步实现村美民富业兴提质效,为乡村全面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抓住“领子”,让产业“强”起来。西平村紧紧围绕“党建+产业”发展模式,逐步规划产业发展路径。过去的西平村不仅负债累累且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相对落后。自2018年以来,通过盘活低效闲置土地资源,以自主经营模式建成规模达超万平米的肉鸡养殖基地。2022年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入股分红方式,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特色物流园。为有效解决土地撂荒难题,在太湖县试点推广土地托管服务项目,托管面积4300亩,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平台,为种粮户提供技术服务、农资农具购销等“一条龙”服务。随着产业规模延面扩伸,2023年度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破110万元,解决42人务工就业问题,人均增收1.6万元,形成良好联农带农机制,实现集体经济稳中有增。
做实“里子”,让环境“美”起来。西平村坚持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做法,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推进“六大综合整治行动”为突破,结合实际,强化措施、务求成效,让环境“一时美”向“持久美”转变。通过制定倡议书、签订门前三包等制度,动员群众参与,自觉做好房前屋后、院内外环境整治。2023年建设美丽乡村自然村1个,自然屋场广场1处,硬化道路620米,改造无害化厕所56个。划分卫生责任区4片,组建保洁队伍4支32人,卫生志愿服务队2支30余人,以“脏、乱、差、污、堵、破”为切入点,每月随机开展交叉互查,采取“拍照+曝光”督导反馈,要求限时承诺整改,不断擦亮环境“底色”,绘就和美乡村“新色”,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路子”,让治理“活”起来。探索党支部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完善“一约五会”制度,优化乡村治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效能。创新“党建+网格”模式,突出编织一张“大网”,实现“一网多能、一网统筹”响应机制,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综治维稳、防止返贫监测等工作,2023年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起,处理信访事件3起,新识别预警监测户2户,真正让一张网管好“人、物、事”,切实发挥网格工作实效。积极推行“支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制定党员联户、承诺践诺、设岗定责等措施,形成村、组、户、人四级联动责任包保体系,有效激活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切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下一步,西平村党支部将紧抓党建引领这个关键,把做强村级产业作为内生动力,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兴村魅力,把创新乡村治理作为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为赋能乡村振兴凝心铸魂,不断开辟新思路,拓展新模式,让党建之“矩”迸发出强大动力“擎”,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注入更多更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