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为坚决杜绝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发生,保障青少年的生命健康安全,大石乡提前谋划、积极行动,多方联动,扎实做好夏季防溺水工作。
排查隐患“点”。入夏以来,大石乡组织相关部门、各村对辖区内水塘、河流、水库、沟渠、施工遗留的坑(塘)等危险水域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并根据人流量、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根据相关标准采取增设警示牌、配备简易救护器材、安装防护网等措施,做到重点水域警示标志全方位,隐患排查全覆盖,防患于未然,把防溺水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延长宣传“线”。线上通过微信群、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平台宣传防溺水知识;线下在主要路口悬挂防溺水宣传横幅,开展防溺水集中宣讲,组织志愿者进学校、入户发放防溺水宣传单,走访留守儿童。各学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安全班会、应急知识培训、发放一封信、主题手抄报等活动推进防溺水安全教育,做到防溺水教育入耳、入心、入脑,并督促家长提高监管意识,提醒家长和监护人切实担负起教育责任,形成家校合力,为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压实责任“网”。及时调整大石乡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防控任务要求,切实把工作落实到位;定期召开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联席会议,学习传达市、县关于开展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的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抓好防溺水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合成防控“面”。乡、村两级河长巡河,进一步加大对河塘沟渠隐患的排查、群众的防溺水宣传、违规下水的管理劝导;党员、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团体进校园、入户,开展防溺水志愿督查、宣传及安全自护教育活动,向青少年儿童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各村对隔代抚养、单亲家庭的学生摸排建档,了解青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节假日生活状况,联合学校开展一次家访活动,进行防溺水面对面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自我防范意识;开放农村书屋、青年之家,丰富留守儿童节假日生活,使他们自觉远离危险水域,补齐留守儿童假期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