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弥陀镇安乐村先锋网

镇村入口

close

党务村务

您当前位置:太湖县先锋网 >> 安乐村 >> 本地特色 >> 浏览文章

记王金娥孝老爱亲感人故事

发表时间:2014-11-25

“王金娥孝老爱亲,甘当家庭‘顶梁柱’,真是了不起!”弥陀镇安乐村老党员、退休教师吴周明老人经常翘起大拇指这样称赞王金娥。
    喜结伉俪 她曾经恩恩爱爱甜甜蜜蜜
    1988年初春,王金娥婚入太湖县弥陀镇安乐村三联组与江龙胜结为伉俪。先后生下两个女儿江勤和江文秀。具有先进生育观念的王金娥夫妇决定:不再生育孩子,从家庭实际出发,男方采取长效节育措施。江龙胜是一个手艺精湛的油漆工,王金娥贤惠勤劳,由此,王金娥夫妇俩恩恩爱爱,日子也过得甜甜蜜蜜。
    服侍亲人 她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下半年,江龙胜感觉视力模糊,时而失明。在当地多方治疗但无疗效。1993年正月初二,江龙胜经福建省立医院诊断患脑瘤。王金娥卖猪卖牛,七拼八凑,守候着丈夫做了手术,住院4个多月。限于条件,江龙胜后来在家长期疗养,最后还是双目失明,大小便失禁,头部剧痛。几年间,无论在医院还是在家里,都是王金娥精心侍候。1996年9月20日,王金娥家中永远留下感人肺腑的一幕:江龙胜使尽全身力气,用右手紧紧搂着金娥的脖子,左手紧紧拉着王金娥的手,眼泪夺眶而出,断断续续地说:“金娥,我的好亲人,你待我太好,我多么舍不得你,舍不得孩子。”然后渐渐停止呼吸。
    丈夫去世了,将公婆留给了王金娥。婆婆余菊兰现年79岁,是个听力残疾人,从1992年起又患上了类风湿病,手脚趾变形,四肢瘫痪,卧床不起。2008年先后将股骨、膝盖骨跌成骨折、骨裂,先后躺在床上两个多月。2011年5月右小腿腿骨跌断,卧床不起70余天。王金娥深深理解婆母内心的痛苦,精心侍候着婆母,以实际行动来安慰婆母、体贴婆母。尽可能让婆母从痛苦中走出来,坚强起来!她为婆母接屎接尿,便桶提出冲洗,端饭倒水,洗澡换衣,冬天背出晒太阳,夏天背出纳凉。她尽可能给婆母弄点好吃的,让她增强体质;劳作之余,她常常倚婆母而坐,讲讲逗人的故事,说说开心的话,尽可能让婆母乐起来。
    公公江长安,现年77岁,从2001年起,分别患上静脉曲张和浑身性皮肤病。身上瘙痒难受,还经常淌水。金娥非常体贴婆父,不让他劳动,还根据医嘱合理安排生活,不让婆父吃容易“上火”和容易发炎的食物。尽管婆父年事已高,金娥还是多么希望老人健康地活着。2013年2月,王金娥克服家庭经济困难,让婆父去解放军第92医院住院20余天手术治疗静脉曲张。为有效侍候婆父并配合治疗,王金娥专门请了“贴心伴胆”的人全程守护婆父。
    江长安夫妇逢人就说:“不是金娥,只怕我们的坟头上早已草木茂盛;有金娥这样的好媳妇,真是我们的福气。”
    支撑家庭 她含辛茹苦任劳任怨
    丈夫去世,婆父母没有劳动能力,金娥毅然顶起家庭“顶梁柱”。她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劳作,晚上12点前没上床睡个觉。家里养有一头黄母牛、母猪还有肥猪,兴种田地。洗衣、切(猪草)、打扫卫生这些活儿都安排在夜间完成。每年要收获稻谷3000余斤、山芋1000余斤、黄豆100余斤、油菜籽150余斤、干茶20余斤,出售仔牛一头、仔猪20多头、肥猪2-3头。可以说:收获的每一笔收入、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金娥的心血和汗水。
    教育孩子 她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平凡的金娥深深懂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她常常语重心长地告诫孩子:我同胞的有7个,自己又是“头养子(方言:同胞中的老大),那时候家里特难,才8、9岁就得帮父母做家务,没念书。现在,你们要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个好人,成个好才。她要求孩子们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遵守纪律、学会帮人,在家里要孝顺爷爷奶奶。当孩子们在校住宿后,每次上学,都要给孩子们安排上咸菜、干菜、新鲜菜。每个星期还要送上1-2次菜。尽管自己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还是适时给孩子们作件新衣。孩子们也不负金娥厚望:现在,江勤和江文秀都大学毕业,同在浙江宁波工作。
    孝老爱亲 她赢得关爱受到表彰
    金娥,这个家庭“顶梁柱”角色的普通女性,孝老爱亲、勤俭持家、培育新人,在当地传为佳话。她那个不平常的家庭和她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自我,受到镇村多种途径的关爱,也多次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和“好媳妇”,受到镇党委政府表彰。2014年,王金娥还被县老龄委授予“孝老爱亲”模范光荣称号。
    2014年11月23日,在再次采访时,金娥告诉笔者说:“今年农历4月中旬,我做了右肾切除手术,现在身体渐渐恢复,不管怎样,我都要孝顺好父母。继续当好家庭顶梁柱。”(方英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