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县李杜乡的转桥村,肉鸡养殖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进村。许多村民都深有感触地说:“是党的富民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是科学养殖技术为我们插上了致富的翅膀,是李石宇为我们做出了科技致富的好榜样”。 李石宇1983年高中毕业,由于家庭困难,他放弃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李石宇是一名有志青年,他不甘于贫困,他爱学习,肯动脑,不断地谋求致富的路子,他开过店,经过商。由于经营有方,十几年下来,也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富裕户。
[李石宇同期声]我是84年高中毕业后经营商店,商店也一直很兴旺。1998年在群众的信任下当选为村委会主任。
当上村主任的他,一下子感到身上的担子重了。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使转桥村经济尽快发展起来,让更多的家庭生活富裕起来。他认真分析村情,转桥村虽然人多地少,山场资源有限,但也有明显的优势,一是省道太百线穿境而过,二是距县城比较近。他想只要找准了优势,找对了门路,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为了寻找合适的项目,他不仅和村两委一班人进行讨论研究,而且自费到村外进行考察,经过多次的筛选论证,最后他认为在转桥村发展肉鸡养殖和食用菌栽培很有前景。当他把这种想法在一次村民代表会议上提出来的时候,许多村民不以为然,有的甚至认为李石宇是异想天开。面对这种情况,他非常理解老百姓的想法,于是自己决定先干,做出示范后再带动大家干。
在李石宇耐心动员下,有两户农户抱着试试的态度跟着李石宇一起养殖肉鸡一栏,肉鸡出栏虽然只需要四十多天时间,但必须实行科学饲养,否则不仅不能赚钱,甚至连本钱都要搭进去。为了掌握肉鸡养殖技术,李石宇买来了许多书籍资料,刻苦研究,只要有培训班他就去听,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十多天的辛劳,第一栏肉鸡出栏,净赚5000元,其他两户农户也分别获利三四千元。
[李石宇同期声]前几年我自己搞了一片木耳,效益很好,纯收入大约有6万元,山黄鸡养殖象我们家每年能出栏3万只,每只黄鸡大约赚1块钱,我每年给两个贫困户,也就是为我帮忙养鸡的人5000块钱。在我的带动下,全村有10户养鸡,每一户年收入达1万元以上。
李石宇养鸡成功了,转桥村的老百姓也从他那里看到了养鸡能致富的希望。在他的帮助下,现在转桥村有10户养鸡,而且都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村民同期声]在李石宇的带动下,我今年也发展了养鸡,家里一共养了五批鸡,头三批是黄鸡,上一批养了2200只白鸡,这一届养的是3000只白鸡,上一批2200只白鸡大约每只赚了一块钱,今年家里收入大概有万把块钱。
2002年,李杜乡党委实施党员致富帮带工程后,李石宇更是信心百倍,他经常穿梭于养殖户中间,哪家有困难,他都尽量提供帮助,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所掌握的养殖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其它养殖户,别人家购进鸡苗或肉鸡出栏,他都亲自过问,忙前忙后。有一次,该村一户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只喝水,不进食,李石宇得知后,经过一天一夜的观察和翻阅资料,终于弄清了鸡的病因,对症下药后,肉鸡生长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有些困难户一时交不起税费,他都先垫付,再让这些困难户帮助自己做些零工来抵销欠款。村民们都说,“有困难就找李石宇!”
[村民同期声]我家里有三代人,基本上只有两个人做事,生活不是那么太好,李主任看到有这么个机会,就叫我跟他帮忙养鸡。辛苦归辛苦,多多少少一年下来有些收入,给家庭也带来了不少收入。一个要感谢乡政府,还要感谢李主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去年转桥村共出售肉鸡70万只,纯收入净增百万元。现在转桥村,养鸡被认为是一条好的致富路子,村民都纷纷找到李石宇要求养鸡,同时,也带动和影响了周边村的村民,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李石宇都一视同仁地给予帮助。转桥村在李杜乡率先进入到富裕村行列,李石宇同志今年光荣地当选为县十三届人大代表。
李石宇虽然成功了,但他并不满足。
[李石宇同期声]我准备明年再扩大规模,争取养鸡6万只,我村里从今年的10户准备发展到明年的10户。
不仅如此,他还有更大的理想是:以转桥村为龙头,成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企业,带领全乡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