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先锋网首页 太湖先锋网首页](/thxf/images/logo.jpg)
太湖先锋网微信公众号
走好人生的“岔路”口
发布:2011-07-05
走好人生的“岔路”口
——晋熙镇岔路村书记助理 朱云娟
转眼间,来到晋熙镇岔路村工作已将近一年,这一年的村官之路让我感受很多,收获很多,也深知自己的不足很多。
刚进村时,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陌生的面孔,陌生的工作环境,陌生的手头工作,一时让人难以适应,可是如今的我,时过境迁,面对这里所有的一切,总感觉像是自己的家一样亲切,这里的每一天生活都让人觉得踏实,每一次经历都让人历历难忘。
老陈冲是如今岔路村合并之前的一个小村,属于山区地形,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分布相当分散,相当难于管理,刚到村不久,根据村两委的介绍,我基本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但具体什么情形还需要亲自去了解,于是我首先向书记提出了请求,让他带我到村内的各组片了解具体情况,书记很快就答应了,于是我们挑了比较清闲的时间和书记一起上下组走访,第一站到的就是陈冲,记得那时候正在开始修建陈冲到达四面尖县电视塔的道路,由于涉及的农户比较多,厉害关系比较复杂,其中就有一农户的祖坟就在路基的旁边,由于老封建思想的影响,此户头脑非常固执,虽然知道修路是一件大好事,由于,他个人始终的想法就是修路影响了他家的风水,死活不同意让出位置,还要将坟前的拜台筑到已经成形的路基上,最后经过书记的协调和我们多方面的思想工作,让施工对将此户祖坟留相应的空间,并给它做成水泥台面,这样既让户主满意,又使得施工顺利进行。经过一天的徒步,鞋子也被走坏了一只,晚上回到住处人已是筋疲力尽,但觉得这一天的切身实践值得,至少让我知道了农村一线的真实情形以及两委工作的辛苦,有一句话说的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现在是一个很普通的基层工作者,更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积累,才能在朴实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番成绩。
“家事国事天下事,人口普查全民事”,2010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十年一遇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当被我们赶上,我想这也正是一次与村民接触的好机会,两委的同志也特别高兴,说正好来了个好帮手,这次普查要求工作细密、任务繁重,两委成员进行分工,我也被分到负责一个片区,因为对村民不甚了解,自然免不了有压力,后来经过第一天的摸底尝试,感觉村民绝大多数和蔼可亲,心理踏实多了,于是我鼓足了勇气,我想只要有耐心、用良好的工作态度跟村民宣传解释,定会把事情做好,这样我挨家挨户从走访摸底调查到入户登记,我一共走访了两百多户,七百多人口的一个复杂片区。记得一栋住宅楼因为居住人员职业复杂,有的白天找不到人,为保证一户不漏的登记,我们便晚上打着手电筒去登记,回来统计汇总更是加班到深夜,最后终于圆满完成了任务,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通过这次普查走访我跟村民熟悉了,人口结构了解了,环境变的不再陌生了。每天去村里的路上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小朱去上班了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也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村里的每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参与了才能了解,也只有经历了才能铭记于心。当为村民办理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复审程序之后,我知道了村里有多少失地农民;当帮助计生主任进行流动人口录入之后,我清楚了村里的人口流动情况,当亲自参与了水利普查后,我知道了村里的各个水塘堰渠的位置,当调查了劳动就业再就业劳动保障实施情况后,我掌握了村民的就业与失业情况……。每一项业务的办理程序,每一叠资料的整理入档,每一次纠纷的解决方法,每一项工程的落实过程等等无不是在潜移默化的教会我们做事的方法和态度。去思考过一个个问题后,才发现自己的思想不知不觉地由单纯逐渐走向成熟。在这段学习与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要想真正融入群众,融入基层,就要要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虚心向农民和老干部学习,诚心与群众交朋友,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先当“村民”,就是要脱掉帽子、放下架子,尽快与当地农民融为一体。一定尊重农民和农民打成一片,不妨多到农户家坐坐,多去田间地头跑跑,多和农民拉拉家常,在这个过程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了解农村,了解农民。只有真正融入到农民之中,他们才会信任你,支持你,而这种信任和支持就会变成对你今后工作的支持和认可,也只有真正融入到基层实践之中,才能理论与实践结合,结出胜利的成果。
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做好村官不易,唯有一心一意将自己的全部投身于所在的岗位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 我想大器不必晚成,趁着年轻,努力让自己的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