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黄苗村驻村扶工作队与村两委密切配合,立足“户脱贫、村出列、模拟摘帽”的总体目标,按照县、镇党委政府的布置要求,落实年度脱贫攻坚计划,不断夯实扶贫基础业务,立足党建抓扶贫,发展产业促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到五月份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村情概述
黄苗村由原黄苗、皂角两村合并而成,面积约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2亩,山场面积18738亩。设有九个村民组,总人口1799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约600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483人,2016年以前完成脱贫75户数273人,2017年脱贫24户88人,2018年计划脱贫61户105人其中(低保31户52人,五保21户23人)。
黄苗村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现有支委3人,党员人数59人,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外出务工流动党员9人。村委会成员2人,主任空缺,聘用扶贫专干一人,将通过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配齐两委领导班子。
村级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现有茶叶加工厂一座,今年4月份正式生产;另外还有两座小型发电站,因设备陈旧老化,仅能维持人员工资等基本开支。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光伏发电收益(100千瓦,每年盈利约7万元)。在农户个体经济方面,以种劳务输出、发展种养殖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口近600人,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途径。种植业以茶叶、水稻为主,养殖业以饲养生猪、黄牛为主,规模小,多分散,最大黄牛养殖户不超过200头,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不足,难以形成集聚效益、规模效益。
二、党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
抓党建,促扶贫,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经验。扶贫工作队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协助两委建立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议事规则,大力推行阳光村务,加大信息公开,培养村干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清廉执政的理念。定期召开村务扩大会议,注重发挥组长、村民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重村级班子建设,按党章规定有计划发展党员,着眼长远,培养村级后备人才,为今年换届选举奠定基础。
扶贫工作队结合工作实际,树立村两委的服务意识、公开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一是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强调村干对各项文件政策的学习理解,由分管负责村委牵头组织集中学习,深入解读,在吃准吃透政策前提下开展工作。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习惯。与两委一起明确工作方向与思路,逐步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信息互通,统筹兼顾的村务管理体系。三是树立“开门办村务”的理念。因地制宜建设村民服务大厅,虽然条件简陋但功能较为齐全,设立窗口集中办公,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政策,立足村情,集思广益,建成黄苗村规划项目库,设置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类共计12个到村项目,其中道路硬化2.08公里、集中安置点边坡整治已启动实施。
县级中心村建设项目已完工80%,谋划启动省级中心村建设项目。
农村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已实施完成30%;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完成80%,
完成村级卫生室改造提升,医疗公共服务功能得到增强。
四、把握机遇聚焦产业发展
利用繁昌县帮扶资金8万元和村自筹资金,已建成茶园基地50亩;
茶叶加工厂已正式运营,为当地贫困家庭加工茶叶3000斤,并帮助外向销售;
计划利用扶贫资金35万元建设香菇种植基地,目前已流转土地10亩,完成前期技术培训;
利用到村扶贫资金30万,依托画里天华公司规模优势,扩大生产规模,统一标准流程,与“安徽太湖画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茶苗生产基地10亩;
利用后扶资金40万元,修通国安林场路,每年为村级创收1.6万元。
五、进一步夯实扶贫基础业务
一是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县组织的扶贫业务培训,学习研究政府出台的扶贫政策措施,结合实例通过咨询请教横向交流,力求把政策吃准吃透。二是提高入户走访调查工作质量,结合“制定一户一帮扶计划”扶贫活动,进一步提高措施成效的精准度。三是高度重视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合理分类,规范整理,借力“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比对”专项整改行动,补充收集资料,进一步规范“一户一档”。
六、移风易俗,促进观念转变
树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乡风民风,也是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关键所在。一是把握战机,大张旗鼓做宣传。每逢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就针对不同人群展开宣传,突出新农村建设的要义,把讲文明,树新风作为当务之急,作为重中之重。二是结合入户走访,与村民交心谈心,结合身边的生活细节,摆事实,讲道理,剖析旧风陋习的弊端,引导大家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选择有益的生活方式。三是开展积极健康的乡村文化活动。村两委根据条件安排一定的经费保障,建设文化设施,设立党员活动中心、村民图书室,鼓励村民参与健身文化活动,组织广场舞、歌咏比赛,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观念转变。
七、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劳动力存量不足
长期以来,全村青壮年劳动力就业首选外出务工,甚至举家迁移,没有返乡创业的意愿,劳动力的单向流动造成留守人群以老、幼、妇为主,年龄结构两头大,中间小,生产能力发展能力很弱,这也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二)事务繁杂,社会治理水平偏低
村落虽小,人口不多,也是功能齐备的社会系统,村两委工作涉及党建、扶贫、基建、综治、民生、计生,任务接踵而至,为数不多的村干忙于应付,这些工作的标准要求往往超出了干部队伍的承载能力,使得村务管理效率不高,条理不清,一些积累沉淀的矛盾问题也久拖不决。由于基础建设缺少系统规划,加上住户分散,陈年垃圾清理、生活畜禽污水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工作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一旦监督制约缺位,村务公开不严,就容易引发腐败滋生。
(三)信息采集共享难
缺少统一高效的贫困户管理系统,一是健康扶贫贫困户就医无法统计报销金额,二是教育扶贫的动态信息共享不足,由于外省在校生教育资助资金直接打到学生的卡上,在贫困户涉农资金卡无法核对;三是扶贫资金打卡信息不明,贫困户无法在“一卡通”上明确的看出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给基础信息的收集统计带来很大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