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湖县着眼充实换届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着力提高政策“含金量”,《太湖县乡村振兴“大学生回乡工程”书记项目实施方案》,提级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精心挑选,扩容后备干部“蓄水池”。广泛摸排建库。乡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全面摸排域内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重点掌握处于待业期或在外创业有意向返乡大学生,建立乡镇、村两级大学生人才库,库内储备2600人。严格程序招聘。严格个人自荐、群众联荐,村资格审查、乡镇公开选聘(比选)审批、县级备案“两荐两审一备案”程序,坚持乡聘村勇,创新跨村任职,城西乡、弥陀镇探索跨村(社区)任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严守红线把关。落实县乡村“三级联审”制度,建立人选正负面清单,明确“双好双强”硬指标,严格不得确定为后备干部人选的11种情形,将存在不支持村“两委”工作、搞宗族派性、搞封建迷信等“硬伤”人员挡在门外。至目前,186个村(社区)公开选聘后备干部355名,平均年龄30.1岁,其中全日制本科学历79名,全日制大专学历193名,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审后上岗锻炼。
精准培育,锻造真抓实干“硬本领”。定人帮带。建立乡镇包村(社区)党建指导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经验丰富村干部与村级后备干部“N+1”结对帮带机制,传经验、教方法、鼓干劲,每季度谈心谈话不少于1次。定岗锻炼。根据村级后备干部个人特长和发展潜力设计培养路径,安排人居环境整治岗、集体经济发展岗等合适岗位上岗锻炼。探索在先进村建立后备干部实训基地,分批组织后备干部跟班锻炼。定期培训。将村(社区)后备干部培训纳入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范畴,按照“县级抓示范、乡镇抓兜底、村级抓日常”的原则,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培训机制。拟于6月中旬到安徽组织干部学院举办村级后备干部示范培训班,推荐优秀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弥陀镇为22名后备干部配备印有当前民生政策的专用工作笔记本,并及时开展任职培训。
精细管理,打造乡村振兴“多面手”。强化成长记实。按照“一人一档、一乡一册、一县一库”要求,逐人建立管理台账,全程记录学习培训、工作成绩等现实表现。乡镇每季度召开工作例会,县每半年进行全覆盖督查。比照选派干部规范管理,县委组织部组织开展进行专项考核和评先评优,乡镇党委强化日常考核,实行动态管理。4月18日,江塘乡龙寨村后备干部李主红,勇救落水老人,得到群众广泛赞誉,这一事迹也被记入其个人成长档案。落实激励措施。落实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比照乡镇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工资水平确定报酬;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村级后备干部,比照村“两委”副职标准落实报酬。每年从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400万元创业资金,支持回乡大学自主发展。拓展发展空间。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事业编制岗位,面向正常履职满3年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村(社区)“两委”成员、正常履职满5年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后备干部定向考录,畅通晋升渠道。2022年拟拿出6个事业编制岗位,面向符合条件的60余名后备干部定向考录。录用事业编制岗位后,根据工作需要继续安排到村(社区)任职,或探索跨乡镇、跨村(社区)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