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8日至11日,县委副书记张时民率县扶贫办、农委、水利、林业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赴北中、百里、牛镇、弥陀、刘畈、天华等六乡镇,实地检查指导各乡镇2016年度“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工作落实情况。各乡镇县级联系领导张敏丽、李加生、鲁伟文、占卓夫、殷书林等分别陪同检查指导。
按照县委开展2016年度“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工作部署,张时民深入乡镇村组,探基地、访大户,入企业、找亮点,看特色、问成效。从白雪皑皑的高山毛竹造林片到鸵鸟、小黄牛等特色养殖基地,从招商引资浙商林下经济示范片到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贫困户就业产业,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现场,到处感受到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和暖春风扑面而来。张时民对各乡镇去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团结一心,务实肯干,各项工作发展势头强劲,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呈现良好局面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逐一进行现场点评,并坚持问题导向,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整改落实意见。围绕各地发展大户、企业法人、村组干部提出的有关问题,组织扶贫、农委、水利、林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详细政策解读。
在调研特色产业时,张时民每到一地都始终注意倾听大户、能人算好产业发展效益帐、什么发展模式、有没有示范效应、带动多少贫困户。张时民强调,各地要始终围绕脱贫攻坚这个总核心、总抓手、总目标来做文章,用活用足脱贫攻坚产业扶持、金融扶持等政策,“借鸡生蛋”,借贫困户可以享受的资金扶贫政策的钱,发展经济发展组织,扶持能人、特色产业发展,把能人经济激活起来,把贫困户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公司+基地+贫困户带动等多种手段,让贫困户入社就业、入股分红、创业就业,增加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这样既能降低大户产业投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又能有效拉动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从而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小康工作队”。
张时民指出,各地要通过深入开展“看一看、比一比、学一学”活动契机,因地制宜“接地气”,学习发展真经,创新发展之策,积聚发展之智,凝聚发展之力,争创特色,互比亮点,赶学经验,促进工作。在检查指导工作途中,张时民时刻不忘提醒随行县镇村干部,要把生态立县理念烙印进脑海里,把科学造林,发展生态、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与森林防火结合起来,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种养业,走循环种养发展之路。他深情寄语致力治理荒山造林发展绿色种植业大户“草木蔓发知时节,春山可望暖民心”。
张时民指出,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与旅游“两区”创建紧密结合起来,坚持规划先行,提升建筑格调,注重风情民俗,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标准,建立机制,奖惩结合,集中力量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进行强力整治,进一步巩固提升环境整治、三线三边三延伸三治理成果,把环境整治好,把乡村建美丽。要鼓励社会资源参与、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入环境整治、村组公益事业。要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让乡村更富魅力。(陈振伟 叶玲玲)